10月23日下午,植物多样性与系统演化研究中心在科学楼会议室举办学术活动,中心新进职工卢瑞森博士和温珺博士分别就各自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
卢瑞森博士首先作了题为“基因组测序揭示菱属的多倍体起源及系统发育关系”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基于四倍体野菱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成功拆分出两套亲本亚基因组,并结合重测序数据,解析了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证实了异源四倍体欧菱的母本为二倍体欧菱,父本为二倍体细果野菱。通过种群动态模拟发现,第四纪的冰期-间冰期循环促使菱属群体发生反复的群体收缩和扩张,进而对菱属的物种分化、杂交和多倍化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不仅为菱属资源的种质创新与保护提供了大量的遗传资源,而且阐明了菱属的系统进化关系和杂交与多倍化形成过程。
随后,温珺博士作了题为“基于转录组和叶绿体基因组探索芹亚科的系统发育和演化历史”的报告。该研究报道了伞形科27个转录组和32个叶绿体全基因组,并采用这两种数据集重建了芹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确定了多数主要分支的系统发育位置,并推测了重要分支内部类群之间可能在其早期分化时经历了由杂交或谱系筛选不完全诱导的叶绿体捕获事件。基于多个单拷贝基因的分化时间估算,表明芹亚科起源于大约56.64 Mya(45.18-73.53 Mya),内部分化发生在至今58.7 Mya,并推断青藏高原的抬升和伴随而来的气候变化可能驱使了该地区芹亚科内部类群的快速物种形成和分化。该研究为伞形科的系统发育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后续的形态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系统发育框架。
报告吸引了来自所(园)多个中心的数十名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前来参加,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两位报告人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探讨。